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为啥把计算送上天

wanwei2025 wanwei2025
25
2025-06-29
  5月14日,我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,这也是中国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首次发射。   首次发射的消息甫一公布便引发热议。人们纷纷讨论:“‘三体’名字是源于科幻小说吗?”“为啥要把算力送上天?”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具体能干啥?”……就公众关心的问题,科技日报记者18日专访了之江实验室的相关专家。   第一问:为啥叫“三体”?   传统的人造卫星主要分为通信卫星、导航卫星、遥感卫星三大类。而“三体计算星座”并非上述任何一种卫星,它属于第四类人造卫星——计算卫星。   早在2023年,浙江省实验室——之江实验室便联合全球合作伙伴,开始构建这一太空计算系统。2024年11月,团队宣布正式启动“三体计算星座”项目。  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解释,“三体”一词源于牛顿提出的著名的“三体问题”,是指当有三个或更多对象协同工作时,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如同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,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。   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就是希望汇聚不同创新主体的力量,共同完成太空计算的宏伟目标。”王坚说。   第二问:为啥要“送算上天”?   传统的遥感、通信、导航等卫星数据需要先传回地面,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解析。这种“天感地算”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、带宽等因素,数据传输效率低,信息损耗大,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,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。另有统计显示,科学家使用的太阳监测等科学实验卫星每天会产生约500G的观测数据,但只有20G左右的数据可以传回地面。   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要做的,是让卫星采集的信息在太空进行在轨计算,直接向地面发送处理好的结果。“这就要把计算送上天。”之江实验室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技术总师、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介绍,有了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之后,太空应用的边界将得到很大拓展,很多原先不可能的任务也将有望实现。   本次发射的01、02号计算卫星还搭载了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,将对伽马射线暴等各类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、证认、分类,实现双星协同观测。“如果没有太空在轨计算能力,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。所以我们说,计算星座将变革太空科学研究范式。”李超说。   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、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总指挥赵志峰介绍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是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,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(每秒百亿亿次运算)。   本次首发12颗计算卫星是构建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第一步,搭载的星载智算系统、星间通信系统,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,从而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。   其中,此次发射的计算卫星核心载荷——星载智能计算机把卫星算力从T级提升到P级,实现了10—100倍的提升;星载高通量路由器作为星座天地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,将完成星间、星地和星内百G比特高速率、低延迟网络传输。   此外,计算卫星搭载的80亿参数天基模型,是业内首个多任务模型,堪称星座的“智慧大脑”,能够调度卫星协同处理多源遥感数据,在轨自主完成对地观测任务。   第三问: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能干啥?   事实上,布局在天上的算力网,还是为地上的人服务的。   “以森林防火为例,传统模式是卫星捕获数据,将数据传输至地面进行处理,处理时间为小时级。如今将算力和模型送上天,处理时间可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甚至秒级。”李超表示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未来将在城市治理、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,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在轨智能服务。   记者了解到,之江实验室今年将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,并计划在20
  5月14日,我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,这也是中国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首次发射。   首次发射的消息甫一公布便引发热议。人们纷纷讨论:“‘三体’名字是源于科幻小说吗?”“为啥要把算力送上天?”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具体能干啥?”……就公众关心的问题,科技日报记者18日专访了之江实验室的相关专家。   第一问:为啥叫“三体”?   传统的人造卫星主要分为通信卫星、导航卫星、遥感卫星三大类。而“三体计算星座”并非上述任何一种卫星,它属于第四类人造卫星——计算卫星。   早在2023年,浙江省实验室——之江实验室便联合全球合作伙伴,开始构建这一太空计算系统。2024年11月,团队宣布正式启动“三体计算星座”项目。  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解释,“三体”一词源于牛顿提出的著名的“三体问题”,是指当有三个或更多对象协同工作时,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如同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,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。   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就是希望汇聚不同创新主体的力量,共同完成太空计算的宏伟目标。”王坚说。   第二问:为啥要“送算上天”?   传统的遥感、通信、导航等卫星数据需要先传回地面,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解析。这种“天感地算”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、带宽等因素,数据传输效率低,信息损耗大,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,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。另有统计显示,科学家使用的太阳监测等科学实验卫星每天会产生约500G的观测数据,但只有20G左右的数据可以传回地面。   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要做的,是让卫星采集的信息在太空进行在轨计算,直接向地面发送处理好的结果。“这就要把计算送上天。”之江实验室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技术总师、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介绍,有了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之后,太空应用的边界将得到很大拓展,很多原先不可能的任务也将有望实现。   本次发射的01、02号计算卫星还搭载了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,将对伽马射线暴等各类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、证认、分类,实现双星协同观测。“如果没有太空在轨计算能力,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。所以我们说,计算星座将变革太空科学研究范式。”李超说。   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、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总指挥赵志峰介绍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是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,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(每秒百亿亿次运算)。   本次首发12颗计算卫星是构建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第一步,搭载的星载智算系统、星间通信系统,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,从而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。   其中,此次发射的计算卫星核心载荷——星载智能计算机把卫星算力从T级提升到P级,实现了10—100倍的提升;星载高通量路由器作为星座天地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,将完成星间、星地和星内百G比特高速率、低延迟网络传输。   此外,计算卫星搭载的80亿参数天基模型,是业内首个多任务模型,堪称星座的“智慧大脑”,能够调度卫星协同处理多源遥感数据,在轨自主完成对地观测任务。   第三问: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能干啥?   事实上,布局在天上的算力网,还是为地上的人服务的。   “以森林防火为例,传统模式是卫星捕获数据,将数据传输至地面进行处理,处理时间为小时级。如今将算力和模型送上天,处理时间可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甚至秒级。”李超表示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未来将在城市治理、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,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在轨智能服务。   记者了解到,之江实验室今年将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,并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100颗左右的计算卫星规模建设。(科技日报杭州5月18日电)
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
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为啥把计算送上天

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为啥把计算送上天

wanwei2025 wanwei2025
15
2025-06-27
  5月14日,我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,这也是中国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首次发射。   首次发射的消息甫一公布便引发热议。人们纷纷讨论:“‘三体’名字是源于科幻小说吗?”“为啥要把算力送上天?”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具体能干啥?”……就公众关心的问题,科技日报记者18日专访了之江实验室的相关专家。   第一问:为啥叫“三体”?   传统的人造卫星主要分为通信卫星、导航卫星、遥感卫星三大类。而“三体计算星座”并非上述任何一种卫星,它属于第四类人造卫星——计算卫星。   早在2023年,浙江省实验室——之江实验室便联合全球合作伙伴,开始构建这一太空计算系统。2024年11月,团队宣布正式启动“三体计算星座”项目。  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解释,“三体”一词源于牛顿提出的著名的“三体问题”,是指当有三个或更多对象协同工作时,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如同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,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。   “‘三体计算星座’就是希望汇聚不同创新主体的力量,共同完成太空计算的宏伟目标。”王坚说。   第二问:为啥要“送算上天”?   传统的遥感、通信、导航等卫星数据需要先传回地面,再由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解析。这种“天感地算”的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、带宽等因素,数据传输效率低,信息损耗大,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,且存在数据时效差等问题。另有统计显示,科学家使用的太阳监测等科学实验卫星每天会产生约500G的观测数据,但只有20G左右的数据可以传回地面。   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要做的,是让卫星采集的信息在太空进行在轨计算,直接向地面发送处理好的结果。“这就要把计算送上天。”之江实验室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技术总师、天基计算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超介绍,有了“三体计算星座”之后,太空应用的边界将得到很大拓展,很多原先不可能的任务也将有望实现。   本次发射的01、02号计算卫星还搭载了广西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制的宇宙X射线偏振探测器,将对伽马射线暴等各类瞬变源进行在轨快速探测、证认、分类,实现双星协同观测。“如果没有太空在轨计算能力,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。所以我们说,计算星座将变革太空科学研究范式。”李超说。   之江实验室总工程师、计算星座科研任务总体部总指挥赵志峰介绍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是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,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(每秒百亿亿次运算)。   本次首发12颗计算卫星是构建“三体计算星座”的第一步,搭载的星载智算系统、星间通信系统,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,从而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。   其中,此次发射的计算卫星核心载荷——星载智能计算机把卫星算力从T级提升到P级,实现了10—100倍的提升;星载高通量路由器作为星座天地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,将完成星间、星地和星内百G比特高速率、低延迟网络传输。   此外,计算卫星搭载的80亿参数天基模型,是业内首个多任务模型,堪称星座的“智慧大脑”,能够调度卫星协同处理多源遥感数据,在轨自主完成对地观测任务。   第三问:“三体计算星座”能干啥?   事实上,布局在天上的算力网,还是为地上的人服务的。   “以森林防火为例,传统模式是卫星捕获数据,将数据传输至地面进行处理,处理时间为小时级。如今将算力和模型送上天,处理时间可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甚至秒级。”李超表示,“三体计算星座”未来将在城市治理、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,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在轨智能服务。   记者了解到,之江实验室今年将完成超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,并计划在20...
梦见鼻子没了

梦见鼻子没了

wanwei2025 wanwei2025
18
2025-06-17
梦见鼻子没了是什么意思,做梦梦见鼻子没了意味着什么?梦见鼻子没了究竟好不好?经常有梦者有这方面的困惑,解梦网(jiemeng.cn)精心整理了梦见鼻子没了的相关梦例与解析,帮你解答梦的困惑! 梦见有人抓自己的鼻子,...
梦见自己生孩子

梦见自己生孩子

wanwei2025 wanwei2025
21
2025-06-18
梦见自己生孩子是什么意思,做梦梦见自己生孩子意味着什么?梦见自己生孩子究竟好不好?经常有梦者有这方面的困惑,解梦网(jiemeng.cn)精心整理了梦见自己生孩子的相关梦例与解析,帮你解答梦的困惑! 梦见诞生,...
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什么意思?命里八升难求一斗什么意思?

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什么意思?命里八升难求一斗什么意思?

wanwei2025 wanwei2025
18
2025-06-20
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什么意思?命里八升难求一斗什么意思?命运在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称谓,而对命运的启示基督教叫做神谕。华易网为大家精心策划了关于命理知识的相关文章内容,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! 命里八尺难求一丈什么意思?命里八升难求一斗什么意思?...
做梦梦见蚂蝗钻进腿里_梦见腿上都是蚂蟥

做梦梦见蚂蝗钻进腿里_梦见腿上都是蚂蟥

wanwei2025 wanwei2025
15
2025-06-20
做梦梦见蚂蝗钻进腿里_梦见腿上都是蚂蟥 做梦梦见蚂蝗钻进腿里_梦见腿上都是蚂蟥 做梦梦见蚂蚁钻进腿里:预示你会遇到贵人,生活会越来越好。 商人在生意场上将会有不错的发展机会,财源广进。 在恋爱方面则会有新的爱情机遇,但也可能会遭遇波折与磨难;在健康方面的运势也会有所上升,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养与调理。 女人做梦梦见草蛇、狗和狼:暗示能得到帮助或有人帮忙而获得成功,并可能受到惩罚或者伤害等影响。 男人做梦梦见红丝带(意味着男士容易受伤):意味着女性很容易被拖累或遭到欺骗;女命梦见红绒衣(寓意丈夫可以保...
水瓶男和天秤女分手了 天秤座真正放手的表现

水瓶男和天秤女分手了 天秤座真正放手的表现

wanwei2025 wanwei2025
18
2025-06-20
水瓶男和天秤女分手了 天秤座真正放手的表现 水瓶男和天秤女分手了 天秤座真正放手的表现 水瓶男和天秤女分手了,天秤座真正放手的表现是不再联系对方 在感情上属相星座的配对指数里,水瓶座和天秤座在一起的时候,总是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意思或者是不喜欢对方。 因为你们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了,所以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。 但是当彼此之间有了感觉之后,就会慢慢开始了解对方的一切,也会越来越珍惜对方。 1、不想继续做恋人的水瓶座对于爱情有着非常美好的幻想,如果他们真的爱上了一个人的话,就不会再纠缠下去了。 ...
年度爆文